向经典致敬!福特野马50年6代历史回顾
1969-1970年,第一代福特野马第二次改款,这次改款其最大的变化在外观设计上,尺寸变得更大,同时掀背车型被命名为Sportsroof。另外,还新增加了一款4.1L的直列6缸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为157马力,最大扭矩为325牛·米。
1969年野马推出了一款名为Mach 1的性能选装包用于取代此前的GT系列,当时这款选装包销售的非常成功,一年内销售了72458个,该选装包仅可使用在Sportsroof车身上,其发动机罩上被涂成了亚光黑色,加装前/后扰流板、天窗,换装了镀铬排气管,内饰也更加豪华。动力系统上,其标配的是一个5.8L V8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53马力,最大扭矩为481牛·米,匹配3速手动变速箱。
俗话说:“物极必反”,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当时的美国汽车市场。到了19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开始影响到美国油价,再加上美国相关环保法规的出台,有铅汽油被全面禁止使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在60年火爆至极的肌肉车纷纷停产走向消亡,而为了生存,美国各车厂纷纷转变策略,以尺寸更小、重量更轻、发动机排量更小的车型迎合市场需求,当然这包括福特野马。1971年-1973年福特迅速做出策略转变推出第三次改款的野马,在1971年之前福特是把野马往大尺寸、大排量、高性能上去发展,而这次的完全相反。
正因为上面的原因,第一代福特野马的最后一次改款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动力系统上,首先发动机的排量只剩下4.1L、5.0L和5.8L三种,到了1973年,4.1L直列6缸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只剩下了99马力,5.0L V8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42马力,5.8L V8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也只有179马力。但是即便这样还是不能化解野马的危机,于是这也催生了第二代野马的到来。
第二代野马(1974-1978年):为了生存,更加保守
1971年早期,福特提前估计到了石油危机和新环保法案对市场的影响,于是决定将第二代野马与更小、更轻的Pinto车型同平台生产,基于这一转变使得第二代野马的设计更偏向于保守。1973年秋天,第二代野马正式上市销售,并且车型只有2门硬顶、掀背2个版本。当时,福特总裁想要的新车是“回归”的野马,不仅车身大小回归到了1964年款野马的尺寸,并且外观设计都与1964年款的车型非常接近。另外,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从第二代野马开始谢尔比暂别了福特。
由于能源问题,在当时的美国市场搭载中小排量发动机的日系跑车变得非常受欢迎,这就包括了丰田的Celica和Datsun 240Z,这些车型都是当时野马要面对的竞争对手。迫于无奈之外,当时福特在设计第二代野马时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那就是取消了V8的发动机车型,仅留下了V型6缸发动机,还新增加了4缸发动机。
直列4缸发动机的排量仅为2.3L,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89马力,而2.8L V6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也仅为106马力,虽然第二代野马的车身尺寸变小了,但是为了迎合当时美国的安全法规,野马的车重反而比此前更重,以上的原因使得第二代野马从一台难以驯服的“野马”变成了一匹温顺的“家马”。不过,可能真的是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自1966年野马销量一路下滑之后,1974年福特野马的销量再次反弹到了近30万台。
可能是福特厂商自己都觉得没有了V8发动机的野马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于是在1975年,福特再次决定将一台V8发动机安装在第二代野马车型上,但是令它们惊讶的是,由于第二代野马尺寸被缩小了不少,以至于庞大的V8发动机根本就装不进发动机舱中,好在有来自墨西哥福特部门的支持(墨西哥福特从未停产过V8车型),对第二代野马的发动机舱、前保险杠进行了改动,才让V8发动机又回到了野马阵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