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汽车:90年代经典
● 欧宝 威达(1995年-2003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车身小巧,配置很高的欧宝中型车
1997年,当时欧米茄还在中国热销,此时又一款悬挂着闪电标的欧宝中型车也悄然来到了中国市场,它就是第二代欧宝威达。威达进入到中国时,国内已经有了高级白领的概念,他们追求有品质的高端生活,因此来自德国雅特便成为他们购买的目标。同时,小私营业主,部分国企也是威达的主要客户。
这代威达的车身尺寸为长宽高:4480/1710/1420(mm),轴距只有2640mm。因此与同期来自日本的进口车比,它的内部空间非常紧凑。
在内饰方面,威达的内饰大量采用了曲线设计,在配以当时极为盛行的桃木饰板,它的内饰传递出稳重、豪华的感觉。在配置当面,威达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也并不落后。比如安全气囊、ABS、电动天窗、电动车窗、自动空调、真皮座椅等配置都在威达中出现。
进口到中国的威达大多采用了2.0升ECOTEC直列缸发动机,搭配了5速手动和一款4速自动变速箱,并且4速自动变速箱还带有雪地模式。但动力性相比其他进口车并不充足。
当时国内的需要高端私家车的用户手里攥着大把钞票,但却因为国内市场中轿车车源少而无车可买。欧宝威达的出现,缓解了当时国内高端家用中型车一车难求的局面。因此即使当年售价高达30多万的它,也能成为非常抢手的车型。和欧米茄一样,在现在国内的二手市场依然有许多威达出售,并且车况良好。
此后,第三代威达以及其中期改款车型也被引入到国内销售,但由于过高的售价导致销量极差。而第三代威达的替代车型Insignia被上海通用引进,以别克君威的品牌在国内销售。
● 第四代帕萨特Passat B4(1993-1996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动力操控出色
在90年代活跃的中型车市场中,1995年开始引进的Passat B4相信至今仍令很多人记忆犹新,这款今天在道路上依然可见的第四代帕萨特,在当年凭借良好的动力及操控表现获得了人们的青睐。
Passat B4于1993年正式上市,共推出三厢版与旅行版两种车型。其中,国内常见的三厢版车型,长宽高为4610*1715*1433(mm),轴距2624mm,尺寸表现虽不及那个年代的日系劲敌,但是在空间实用性上,仍能完全满足90年代国人的需求。
而在外观造型上,Passat B4进行了重新设计开发,相较第三代车型,整车线条更为流畅,同时还恢复了进气格栅中网的设计,以适应各国市场多元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而当年一汽-大众推出的第一代“变脸捷达”,就几乎照搬了这代Passat的前脸。
在配置表现上,相较第三代车型,大量增加电子化装备的Passat B4,在舒适性、安全性装备水准方面提升明显。标准配置包括:电动车窗、锁止机构、电加热后视镜、FM/AM卡带机、8扬声器和CFC空调,此外,ABS、前排双安全气囊及安全带也均有配备。
在动力配备上,Passat B4拥有1.6L-2.9L排量六款汽油发动机,并首次推出涡轮增压直喷柴油发动机供以选择,分别可与5挡手动或4挡自动变速箱匹配。而国内较多引入的则为2.0L汽油机车型,单顶置凸轮轴,四缸8气门结构,最大功率115马力,最大扭矩166牛米,与5挡手动变速箱匹配,0-100km/h加速时间为10秒左右。
此外,在90年代,Passat B4的良好操控性也是该车型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强韧的车身、精确地操控,至今仍让很多人对其留有“带有一些跑车气息”的印象。
Passat B4在1995年共有约4万辆车型被引入国内,即使拥有着28万的高昂售价,也依然被人们追捧。不过,第四代帕萨特的生命周期仅有短短的三年时间,1996年,其被Passat B5取代,宣告正式停产,不过,帕萨特却因2000年第五代车型的正式国产,奏响了新世纪其在中国的辉煌序曲。
● 日产 风度A31、风度A32(1988年-1998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两代差距最大的进口车,A31运动、A32豪华舒适
上世纪80年代末,日产的公爵和蓝鸟同时在中国热销,于是日产便将第一代风度带到 到了中国,进口到国内的第一代风度也被亲切的称为“大蓝鸟”。这代风度的主要客户为当时国内的政府部门及一部分军队、国企。
风度是日产产品线中极为经典的中型车,第一代风度因其运动化的外型设计、与日产的高性能跑车Skyline GTR和Silvia能够通用大多数配件,成为日本大型漂移车的改装原型,实际上后来日产的Skyline GT-R R33就是以A31为基础开发的。
这代进口风度系列采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装备了一款2.4升 24气门直列6缸化油器的RB24S发动机和一款2.0升发动机。其中,2.4升发动机在原厂状态下就可爆发出225马力的最大功率,这代进口风度的变速箱大多数采用了5速手动变速箱,同时也有装备4速自动变速箱的车型进口到国内。
风度的内部空间非常宽敞,各项指标在同级别车内都非常占优,并且车内座椅非常宽大,舒适性与家中的真皮沙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配置方面,这代风度在同级别车型内并不占优势,只是提供了中型车应有的电动车窗等基本配置。
由于这代风度是在Skyline产品线中研发的,所以它是当时国内绝无仅有的名副其实的运动型中型车。在起步时,只要踩下油门,就会出现烧胎的效果;转向时,只需深踩油门风度A31便会甩尾。不过当时只有政府机关和一部分国企才能够消费的起这款风度,所以它的运动性能也就无从发挥。
但国内无数的漂移玩家发现了其优越的运动性能并收藏了这款风度,为其换装了来自GT-R R33的RB25DET发动机,并改装悬挂避震、加装防滚架、装备LSD差速器。终于,这代风度的运动性能终于在国内的漂移玩家的手中爆发。
1993年这代风度便寿终正寝,国内也在此后停止了进口这代风度。1997年,第二代风度A32通过大贸渠道和非法走私途径进入到中国。当年中国的私企已初具规模,此时这些私企老板们急需一款高端中型车以解决商务需求,因此他们成为了购买这代风度的主力军,同样这款风度也成为了军车和政府的公务车。
由于这代风度的驱动形式改为前置前驱的,所以它的内部空间也比上代车型要宽敞不少。内饰方面,这代风度也比上代有了质的飞跃,首先内饰风格相比上代车型变得居家、商务,整体配色也有黑色、灰色两种颜色选择,而且在中控台上还装饰了桃木饰板;此外,中控台及门板全部采用了触感良好的软性材质、装配质量也有了大幅提升。
动力方面,这代风度全系都装备了日产VQ系列V6发动机,共有2.0升、2.5升、3.0升三种排量供选择,变速箱与上代相同共有4速自动和5速手动两款变速箱供选择。进口到国内的风度大多数都采用了2.0升V6发动机,同时也鲜有装备了3.0升V6发动机的车型来到国内,变速箱则全部采用了4速自动变速箱。
由于风度A32的风格与上代大相径庭,从一个狂野的运动小子变成了一位高雅、居家的中年成功男士,因此舒适性便成为了这代风度的主打。这代风度非常易于驾驶,悬挂系统被调教的非常柔软,可以过滤掉路上大部分颠簸,转向助力也非常尽职,驾驶员仅需一根手指就可转动方向盘。它的隔音效果也非常优秀,驾驶时车内几乎听不到风燥、路噪及发动机噪音。
进口到中国的两代风度风格迥异,但它们各自的特性却在我们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到风度A31时被他的外观深深吸引的感觉;记得年少时第一次乘坐风度A32时被它的舒适性深深震撼的感觉,直到再次看到它们在路上行驶时这些儿时的回忆便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1998年,第二代风度停产,随后第三代风度便进入国内,而此后天籁取代了风度系列,成为日产在全球中型车市场中的主打车型,并由东风日产在中国生产。风度系列便画上了句号,被尘封在历史中。
● 第三/四/五/六代雅阁(1988-2002年)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舒适、耐用、保有量很大中高档轿车
雅阁对于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目前在国内已经有非常大的保有量,其舒适、耐用和运转平顺的特点为人们所称道,而国人真正接触雅阁也正是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开始的。
1986年雅阁发展到了第三代,从这一代开始本田将雅阁进口到了国内,当时推出的雅阁有两门Coupe、三门掀背、四门轿车和三门旅行版,而引进国内的都是四门轿车版,这一代雅阁早期车型的显著特点就是使用了翻灯设计,到了1987年才推出了固定式的头灯。
当时引入国内的第三代雅阁数量很少,而且现在都已经报废,动力上搭载的是2.0L发动机,最大功率98马力,是当时少有的前驱车采用4轮双叉臂悬挂的车型。配置上,当时第三代雅阁已经拥有了电动天窗、真皮座椅、博士音响、多功能方向盘和14寸的轮毂等豪华配置。
到了1990年,第四代雅阁诞生,当时研发这一代车型的理念是“人性空间最大化、机械空间最小化”。并在1992年正式在国内销售,其实真正大批量引进也是从这一代车型开始的,目前国内的大路上还能看到这一代的雅阁。
外观设计上,这一代雅阁相比上一代车型车身线条更加流畅,整体感觉也更加豪华,配置上从这代雅阁开始,首次在车型加装了双安全气囊、ABS刹车系统,此外还有电动门窗、电动门锁、电动后视镜、铝合金轮毂和自动巡航等配置。
动力上,这一代雅阁主要搭载了2.2L电喷发动机,最大功率130马力,这款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耐磨、散热快与动力强劲的特点,而与发动机搭配的是4速自动和5速手动两款变速箱。同时,这一代雅阁还使用了4WS(四轮转向)技术。
到了1993年,第五代雅阁上市,这一代雅阁设计的重点放在了树立轿车的全新形象上,新车造型设计融合了欧洲风格,尤其短促的车尾相当动感,这一代雅阁的轴距长达2715mm,但由于短尾的设计,车长却只有4673mm,而车宽和车高分别为1715mm、1380mm。
在这一代雅阁上,另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推出了本田独创的VTEC(可变正时气门和升程技术)发动机,发动机排量仍为2.2L,不过可在各个转速领域都可以获得高动力及低油耗,发动机最大功率145马力,在1995年,雅阁还推出了2.7L的V6发动机,最大功率170马力,0-100公里/时的加速时间仅为8.5秒。变速箱上,依然是4速自动和5速手动变速箱。
1994年,第五代的雅阁正式投入中国市场,当时考虑到中国用户的需求还增加了2.2L自动真皮款式。在当时第五代雅阁也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常见的日本车,此外,广东羊城汽车制造厂还曾经组装过一批第五代雅阁。
1998年,本田发布了第六代的雅阁,当时海外市场有2.0L、2.3L、3.0L V6两门和四门版等多款车型,而1999年广汽本田就开始将这一代雅阁国产,当时国产的是2.3L和3.0V6两款发动机车型,成为本田扎根中国的良好开端,并且是当时国内市场车型最新、技术最先进的中型轿车。
第六代雅阁的尺寸进一步增大,车身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796mm、1786mm、1440mm,轴距为2715mm。当年2.3升VTEC发动机(150马力)是主销车型,而3.0升(200马力)车型走高性能路线,这一代雅阁后悬挂采用了五连杆双叉臂悬挂,行车舒适性得以增强。而EPS(电动助力转向)、VGR(可变转向齿比),以及4速自动变速器(S-matic)都是这一代电子装备的亮点。
第六代雅阁在国内生产到了2002年,当时2000年广汽本田雅阁产销达到了3.2万台,是中国第一款年销量突破3万台的中型轿车。而在1999年-2002年的四年里,广州本田在中国累积销量了13.8万辆雅阁,这个数据也成就了雅阁在国内中型车市场王者的风范。
如今,国产的雅阁已经是第八代车型,销量上也早以突破了100万台,同时现在雅阁也依然是中高档车市场中销量名列前茅的车型。
● 第三代/第四代佳美(凯美瑞)(1993-2001)
印象指数:★★★★
印象中的它:配置相当豪华的中型车
谈到雅阁就不能不谈凯美瑞,因为这两款车型自进入中国起就一直是中高档车市中最强劲的对手。在1992年至1994年中国的新一轮轿车进口潮中,借助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打下的坚实基础,丰田从1993年开始,将大批美规佳美(凯美瑞)轿车引入到了中国汽车市场。
1993年进口中国的佳美是第三代车型,也是第一代宽车体的佳美。当时,海外第三代的佳美分为两种,车架代号V30的普通型和车架代号为XV10的所谓wide-body型(宽车体佳美),顾名思义,宽车体佳美就是车型尺寸上要比V30大上一圈。其XV10的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770mm、1770mm、1400mm,轴距为2619mm。
初期引入国内的佳美以2.2L车型为主,而后引入了3.0L V6顶配车型。当时2.2L车型采用的是直列四缸自然吸气5S-FE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5马力,搭配四速自动变速箱,在国内众多地区,这款2.2L的佳美受到了很大的欢迎,保有量超过了诸如福特Taurus等美系中型家用车。
而在XV10这代车型的寿命周期的后期,使用3.0L V6自然吸气3VZ-FE/1MZ-FE发动机的版本也在国内市场出现过,最大功率183马力,算得上是国内市场上相当高级的一款的中型车。同时,这款车型也继续在1993年于澳洲,被以霍顿Apollo的名称生产。
和中国人80年代接触过的丰田皇冠轿车一样,美规的佳美乘坐舒适、车舱噪音低且故障率低,比合资的大众桑塔纳强的不是一点半点,在配置上,当时北美时兴的电动真皮座椅、电动天窗、遥控防盗锁、定速巡航、多碟CD音响等让人眼花缭乱的豪华便利设备及ABS刹车系统、TCS牵引力控制和安全气嚢等安全设备都被装载在了丰田佳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