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000越野电动绞盘 G9000越野电动绞盘 N12000专业电动绞盘 N15000工业电动绞盘 H12000工业液压绞盘 H15000工业液压绞盘 K5000P便携式电动绞盘
K8000 越野绞盘 G9000 4WD绞盘 N12000 专业绞盘 N15000 救援绞盘 H12000 工业绞盘 H15000 工业绞盘 K5000P 便携式绞盘

历数高端汽车的子品牌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网络转载   发布者:wiran
热度985票  浏览36次 时间:2017年11月05日 14:28

近日,沃尔沃汽车集团宣布旗下名为Polestar的子品牌正式成立,并将成为全新的独立电动高性能汽车品牌,全新品牌车型将不再悬挂沃尔沃的logo,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四角星标。拓松汽车户外网 -"[GA-X-R%Sv

拓松汽车户外网 - \;HI9LB6@~p TRJ

不得不说,Polestar可谓是最年轻的高端汽车子品牌了,在它诞生之际,我们不妨来一同回顾一下,自世界上第一辆车诞生至今,这长达130多年的历史中,都有哪些值得铭记的著名子品牌呢?有关它们的故事又是怎样呢?

f]e F ^/Y_C0

No.1 Quattro/Audi Sport (Audi): 1983-至今

5Ug hsA0

拓松汽车户外网 -cR lL/V

翻开几乎任何一本关于奥迪历史的资料,都能见到一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推出的UR Quattro车型,正是它的诞生,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技术才能够得以普及,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它的出现,重塑了汽车文化的历史。在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中,奥迪通过Quattro证明了它强大的运动基因,为了将这种基因更好地传承下去,不久后,他们成立了Quattro GmbH,也就是后来的Audi Sport,我们熟知的那些秒天秒地秒空气的RS系列和R8。为什么会将Quattro GmbH更名呢?原因很简单,奥迪想明确自己的态度——跑车并不总是由四轮驱动,他们一样想推出后驱车型,与奔驰、宝马抗衡。拓松汽车户外网 -#P0koi'W5f5@1{m

No.2 M (BMW): 1972-至今拓松汽车户外网 -{D.W~~w-L

拓松汽车户外网 -|_R V#C&hH5P*B

享誉世界的宝马M,其前身是于1972年成立的宝马汽车运动股份有限公司(BMW Motorsport GmbH),专门负责赛车和高性能车辆事务。直到1978年,宝马M才发布了他们的第一款民用车——宝马M1,后来M5、M3、M6等高性能民用车才相继诞生。拓松汽车户外网 -,^8@"L A?w

No.3 AMG (Mercedes-Benz): 1999-至今

B;M+|;@*L\I2Pc S0

v&jLF0A;|I xx0

要是说到高性能子品牌,BBA三剑客必然要放在最前面。回溯到六十年代,AMG只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手工作坊,1999年,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成为其大股东后,它才算是归于奔驰麾下。2005年1月1日,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获得了AMG的全部股份,这才使得新成立的梅赛德斯-AMG股份有限公司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的资源和全球地位。如今,AMG品牌已经拥有了自己专属的车型——AMG GT,同时也能够为顶级天价超跑帕加尼Huayra、阿斯顿·马丁火神提供引擎。

x-jg7M/Q0

No.4 Lexus (Toyota): 1989-至今

6Eqi1Os)K0

拓松汽车户外网 -/h5oo ^ S;\

一个普通的民用车品牌,若想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上提升自己的逼格,推出高端子品牌是一个妙计。丰田在这方面就做得很成功,旗下高端子品牌雷克萨斯于1989年进入美国市场,该品牌仅用十几年时间,销量在北美地区便超过了奔驰、宝马。1999年起,雷克萨斯品牌连续十一年位居美国豪华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2005年,雷克萨斯成功打入日本本土市场,也因此成为在全球均有销售的高级轿车品牌。

Qp` d6\E0

No.5 Acura (Honda): 1986-至今拓松汽车户外网 -pt$j;Vt)o{;QA

拓松汽车户外网 -GT`}PAKyp

1986年,本田成为了日本首个推出高端子品牌的汽车厂商,如今我们熟知的讴歌,正是那一年代的产物。起初,讴歌这一品牌仅在美国、加拿大地区有售,后来才慢慢推广到墨西哥、俄罗斯、中国大陆、科威特和中国香港等地。如今世界各地在售的产品中,有按销售地区来挂本田标或者讴歌标的车型,例如NSX,当然也有讴歌独立生产的车型,例如TLX、RDX和MDX。拓松汽车户外网 -y-Hdx)S7v

No.6 Infiniti (Nissan): 1989-至今拓松汽车户外网 -*V2XJ(D)]%o'e'g8C

hB%[UY-C j0

当年日产也是为了拼命提高收益,才计划推出高端车型的,但又想到挂日产标的效果可能不会那么明显,于是,全新的子品牌诞生了。和前面两家品牌一样,英菲尼迪作为日产旗下高端子品牌,其首次亮剑也被安排在了北美市场。销量方面,英菲尼迪在当时确实小有成就,并且成功追上了早它三年的讴歌,然而就今天美国市场的汽车销量来看,它们俩照雷克萨斯还是差得远。2016年,雷克萨斯在美国市场共售出331228辆,而英菲尼迪仅售出138293辆。拓松汽车户外网 -9t7jvRNPA

No.7 Nismo (Nissan): 1988-至今拓松汽车户外网 -&QUH7Q'XT Y k9Ny

拓松汽车户外网 -Vd/X*n6zwl5t0U+a

和其他厂商推出的子品牌不同,Nismo没有一炮而红过。尽管这个品牌自1984年起就以日产旗下运动部门的形式存在着,但直到1987年,他们才生产出了属于本品牌的第一款车——Skyline R31。1988年,Nismo推出了第一款赛车——Saurus,随后,1990年,Skyline GT-R问世。2003年,Nismo为纪念自己的诞辰二十周年,特地推出了这款全球只发行19台,最大功率500马力,极速超过300km/h的神车——GT-R R34 Z-tune Nismo,于是Nismo这个品牌也在那时走向了一个巅峰。如今我们在国内能够见到的GT-R Nismo是2015年推出的,最大功率达591马力,价格是普通GT-R的1.5倍。

q \O;e sIO hf0

No.8 RS (Ford): 1968-至今拓松汽车户外网 -?,@?&B\I

:lv~f1G W0

所谓“RS”,即为“Rally Sport”。正如这两个单词所代表的含义一样,福特RS车系为一向兴盛的拉力赛事而生,2018年,福特即将迎来RS的五十岁生日。1968年,四驱的Taunus 15M于德国福特生产成型,两年后,RS系列的真正鼻祖,令无数性能控热血沸腾的Escort RS1600正式面世。1970年一月,福特的运动部门有了他们的正式名称——AVO(Advanced Vehicle Operations),这个AVO团队,正是福特Escort RS1600及其后一众名垂青史的福特“RS”们的孕育者。在Escort RS1600之后,Capri、嘉年华等车型的高性能版也相继问世,再后来,这个车系再就没有什么音信,直到2016年全新福克斯RS上市。拓松汽车户外网 -y5zZ&FN]^5t

No.9 SRT (Chrysler, Dodge and Jeep): 2003-至今

y8c4[S.Mb5T ^0

拓松汽车户外网 -3QO4urbq%C

“SRT”,是“Street & Racing Technology”的缩写,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旗下的高性能子品牌。该品牌中的第一款车是2003年发布的Neon,这款车虽然不起眼,但它所搭载的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令它跑得并不慢,听说在2016年的时候,警察蜀黍在缅因州逮到了一辆超速的Neon,时速235km/h。如今,SRT车系以生产大马力车闻名于世,目前该品牌中最快的车当属道奇Challenger SRT Demon,它搭载了6.2L V8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797马力,2.3秒破百——比布加迪Chiron还快。拓松汽车户外网 -f Nz6n,D~

No.10 Abarth (Fiat): 2007-至今拓松汽车户外网 -rI&z n+q

YCh"W&r,D`0

Abarth,菲亚特旗下的运动品牌,创始人Carl Abarth生于1908年11月15日,品牌logo上的蝎子代表他的星座,同时也是品牌的核心价值;盾牌则代表着胜利,绿白红线条代表意大利国旗,黄色及红色则代表源自赛车的技术传统与热情。自1950至1960年,Abarth的主攻车型为菲亚特500,1971年,他将自己的品牌卖给了菲亚特,然而直到2007年,菲亚特才正式将Abarth归为了旗下类似福特RS车系的高性能子品牌,目前最热销的车型当属500和Grande Punto,最新发布的,则是一款由马自达MX-5衍生出的同平台车型——124 Abarth Spider。拓松汽车户外网 -0Ol/] dw-rPC

TAG: 高端汽车 子品牌
顶:56 踩:7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7 (29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6 (302次打分)
【已经有261人表态】
48票
感动
24票
路过
22票
高兴
42票
难过
31票
搞笑
27票
愤怒
33票
无聊
3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欣宇时代

    消防绞盘

欣宇时代

    维金商务资讯网


    中国汽车绞盘网


    中国宠物医师网

泥地越野绞盘不可缺

TOSOO汽车户外商城

消防救援绞盘 - Fire & Rescue Win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