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远程诊断在车联网中的应用
中国俨然已经成为汽车大国。自2009年G-BOOK、安吉星进入中国市场以后,许多汽车电子或互联网企业也开始纷纷试水车联网,如由德赛西威的sivi-link、武汉蓝星的screen-link、博泰的ivoka、国外的互联网企业主导的mirror-link联盟、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商主导的genivi联盟等。
连续几年的产销过千万辆,远程诊断在车联网中的应用。
笔者今天不去研究车联网的发展方向,而是想和大家探讨车联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汽车一、什么是消费者需要的汽车诊断?
一提起汽车诊断,很多人的脑海里往往蹦出来的是和OBD故障代码相关的狭义诊断,甚至仅仅限于排放监测相关的“OBD”故障诊断。其实这对于汽车诊断的理解难免有些片面。
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s的缩写,意为“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这个系统将对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汽车电子系统的运行状况实时监控,一旦系统发生故障,会发出相应的故障代码,比如汽车尾气排放系统的三元催化器失效,导致尾气超标,一旦发生,系统会马上发出警示。
最早的时候,OBD是欧美国家为监测汽车尾气排放而开发的。由于汽车的普及,为了应对环境污染机动车排放标准不断升级,从而促进了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普及。为了方便汽车公司在整车生产制造和售后维修时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测,以及汽车相关管理部门对车辆状态进行法规监测,汽车公司和发动机电控系统供应商联合制定了标准的物理接口和通讯协议,我们称之为OBDI。
之后,随着汽车电子的蓬勃发展,汽车电控系统不断丰富,同时促进了总线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比OBDI更先进的OBD-II出现,OBD-II通讯协议也极大丰富了,如PWM,K-line,CAN等,同时诊断对象和诊断信息也极大丰富,而且通过OBD不仅仅可以得到诊断信息,还可以通过总线得到更多的车辆运行信息。
具体展开,包括:
1、随着排放法规升级,监管部门需要检测更多的发动机及电控系统参数并定义标准化故障代码,特别是排放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