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配件 大部分自主品牌使用涉事发动机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产的车型中,大约有1300种搭载了4G6系列发动机,包括三菱戈蓝、奇瑞东方之子和东方之子Cross、华晨金杯、尊驰和骏捷、比亚迪F6、长城哈弗、长丰猎豹、江铃全顺、华泰特拉卡、福田、双环、飞碟等众多品牌和车型。
一道“石棉门”,将国内与海外的汽车市场分隔开来。门里和门外,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沈阳航天三菱4G6系列发动机
在澳大利亚,长城、奇瑞汽车表现出“令人赞叹”的“积极处理态度”。尽管,澳洲官方网开一面,并没有强制进行大规模的召回,只是要求两个车企给涉事车辆贴上“内含石棉”的警示标签,但长城汽车仍然主动给有需求的车主提供免费的配件更换服务,奇瑞汽车也“以此为鉴”,对其整个海外销售车型进行了排查,并在9月初,主动对巴西、乌拉圭、智利、阿根廷、新加坡五国市场共计18875辆旗下含有石棉零件的车辆提出了召回。
而在国内,经过媒体短暂的关注之后,“石棉门”事件正在不了了之。除了涉事车企在事件发生之初发表了声明之外,无论是其他车企,还是相关管理部门均选择了对外保持缄默。在发表事件声明十几天之后,奇瑞汽车甚至悄然删除了原本挂在其官方网站上的声明。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长城和奇瑞的解释,此次在海外市场发现汽车零件中含有石棉的原因,均为“零件配送环节出现失误”,将原本国内生产的零件“误送”到海外市场。也就是说,这批零件很可能原本是用于国内的车型。
“国内与国外本来就是两个标准,”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石棉在国内销售的车辆零部件中的使用并不少见,只是使用程度的差异。”
同样是石棉配件,为何国内与国外存在如此差异处理态度?为何国内车主必须忍受石棉的威胁?石棉材质的汽车配件在国内的使用情况到底如何?时代周报记者对国内的石棉配件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追问。
成本低廉市场难规范
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石棉具备着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性能,因此在隔音、隔热、防腐、传动、制动等诸多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对于汽车而言,石棉主要被应用在隔热、密封和制动灯环节上,也就是各种隔热瓦、密封垫片和刹车片。
然而,石棉不但有毒,而且可能致癌。在高温和摩擦之后,石棉纤维可以分裂成极细小的元纤维,这些元纤维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呼吸道或者消化道,就有诱发石棉肺、肺癌、胸膜间皮瘤和肠胃癌等恶性疾病的危险。并且石棉对健康的危害往往会有长达几十年的潜伏期。
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选择了全面禁止使用这种危险物质。以美国为例,美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限制石棉的使用,并于1992年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石棉制品,而邻近的日本和韩国也分别在2008年和2009年全面禁止使用石棉制品。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呼吁各国全面禁止石棉制品,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有包括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泰国等57个国家和地区全面禁止了石棉物质的生产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