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的实际应用还停留在“上网”的阶段
2014年,互联网加速入侵到了各个行业,并且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汽车同样也无法抗拒互联网的入侵,这点从刚刚结束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出的众多汽车新品就能看得出来。与传统汽车不同,即便在全球范围内,在互联网思维下造车也是很新鲜的事儿,所以这方面中国企业与传统跨国公司可以说是一同起步。
车联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在过去一年开始大范围普及,不过目前相对于广义的车联网(车车通讯等),车联网的实际应用还停留在“上网”的阶段。
上海通用旗下的安吉星是目前国内车载互联方面做得最大的企业,在2014年年初它的用户数就已经突破了70万。2015年,安吉星将在国内率先搭载LTE4G服务,4G高速网络的应用为未来打造互联生态圈和智能交通提供了各种可能。
GPS和网络的定位功能也能为步行的朋友与车辆会合提供直观的定位指示。
在车联网方面,新品牌观致汽车的创新也很大,在观致车型上搭载的逸云系统融入了更多社交功能。在最新的观致逸云2.0版上,“去接TA”能让车主为微信好友提供搭顺风车的服务,只要好友通过逸云系统表明自己要去的目的地即可完成,行车安全及绿色出行的驾驶伴侣APP。其提供驾驶行为评测、油耗评估、实时路况、智能路线规划、省油路线推荐、免费语音导航等全方位的出行服务,同时还加入社交等元素,满足用户更多需求。
除了这些车载娱乐通信系统,过去一年还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渗透到了汽车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例如,腾讯去年就发布了腾讯路宝,这是腾讯发布的首款关注传统汽车企业拥抱互联网
与银行等传统行业“抗拒”互联网的入侵不同,传统汽车企业正在主动拥抱互联网,而且有些正在牵手互联网企业共同研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
去年7月,上汽集团率先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积极开展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目前双方已经组建了一个数百人的研发团队,未来双方合作打造的这辆互联网汽车将以最终用户体验为导向,充分集成阿里巴巴集团的“yunOS”操作系统、大数据、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虾米音乐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