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烧”到美国汽车文化
资料图片:美国纽约街头的人流
自今年初,国际油价一路“高烧”,号称“车轮上的国家”的美国首当其冲,其一直引以为豪的汽车文化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大”不一定“美”
过去数十年来相对低廉的油价,使美国人在选车方面形成了一种“以大为美”的倾向,相当一部分家庭都拥有一辆多功能运动型车(SUV)或皮卡。这两种车在拥有宽敞、舒适、能跑、能拉等诸多优点的同时,其油耗也高得惊人。
今年6月至今,美国市场上的汽油零售价徘徊在每加仑4美元左右(1加仑约等于3.8升)。这一天价让偏爱大车的美国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根据调查,今年前5个月,11%的美国人在最近一次加油时一次性加了超过24加仑的汽油。按照目前的价格计算,他们就需要掏出近100美元。这一数字对拥有超大“胃口”的SUV和皮卡的美国车主们而言,其象征意义和心理震撼力是毋庸置疑的。
SUV是美国新泽西州的商人布赖恩加里森尼的最爱。但就在今年6月的一天,也就是他刚买下这辆体积庞大的爱车后一个星期,当他把车开进加油站,看着加油机计价器上的数字,加里森尼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109美元!“这简直是要杀了我。”他说。
埃里克托利弗是雪佛兰公司雪崩SUV车友俱乐部亚利桑纳州分部的负责人。过去,这个分部的30位成员每个月举行3次野外拉练等活动。而现在,面对这种车31加仑的大油箱,即使是最坚定的车迷也开始感到囊中羞涩,俱乐部两个月能组织起一次有10人参加的活动就算不错了。“每个人都想节省油钱。所以我们现在主要是在网上聊天,而不是驾车出游。” 托利弗无奈地说。
受高油价和经济不景气影响,美国两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近期都已宣布调整运营计划。以生产卡车著称的福特公司,今年第二季度亏损87亿美元,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个季度。
“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和市场状况开始变得更加困难。”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乔治理查德瓦戈纳6月在通用汽车的年度股东会议上说,“同时,汽油价格的持续上涨正在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些因素正在显著影响美国汽车市场的销售格局。”
与此同时,小排量和混合动力汽车因为节油而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例如,在SUV少人问津的今天,日本丰田公司生产的世界首款油电混合动力车普瑞斯却供不应求,买新车得提前很长时间预定。美国甚至有人不惜以高于新车的价格收购二手普瑞斯。
自行车开始复兴?
就连美国警察也感受到了高油价带来的影响。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等地的警方由于经费紧张,不得不以自行车代替部分警车,用作巡逻的交通工具。在艾奥瓦州,当地一个警察局今年头5个月就花光了全年的燃油经费,这意味着该局警察今后几个月将不得不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巡逻。此举有利有弊。换上自行车后,警察想要追捕驾车的犯罪嫌疑人自然是不太可能了,不过,天天骑车对于警察们的健康倒是颇有好处。
事实上,不光是警察,欧美很多发达国家的民众也正在对自行车这种相对“原始”的交通工具给予越来越多的青睐。美国纽约、西雅图、波特兰等许多城市都已经开始增设自行车专用道。骑自行车正逐渐从一种纯休闲锻炼方式转变为上下班的交通方式。过去5年来,美国的自行车销量增长了9%。相比之下,欧洲在自行车推广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大,其销量在同一时期增长了14.6%。
从个人角度而言,骑自行车可以健身减肥、减少开支,还能避开交通拥堵;从更高角度来看,骑车还能彻底消灭尾气排放,为减缓全球变暖和减少空气污染作出贡献。但是,就美国来说,想要让自行车成为一种真正具有吸引力的交通方式,仍然面临不小的障碍,这就涉及美国的城市规划问题。
城市重返紧凑化?
汽车之所以在美国成为一种文化,是因为它影响到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城市规划。由于规划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家家都有汽车,所以美国许多城市的中高档居民区都分布在远离市区的郊区,居住区距离购物场所、工作场所、学校等都很远。同时,许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多年来资金匮乏,运营线路被不断缩减。这些情况使得人人都离不开汽车。结果,许多城市不断以平铺方式向四周扩张,居民们每天需要开车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现在,一些人开始重新审视过于松散的城镇建筑布局方式。在这方面,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市可称得上先驱者之一。
早在4年前,萨克拉门托就开始在城市规划中尝试“集约型发展”的方针。时至今日,该市已经成为全美在这一领域备受关注的试验田。2004年底,萨克拉门托规划部门公布了一份蓝图,主要包含7项集约化原则:提供多种交通方式选择;提供住房类型的选择;利用紧凑型的发展方式;利用现有资产;土地用途混合化;保护公共空间、农田和自然景观;鼓励建设高设计水准、独特和富有吸引力的社区。
蓝图的制定者们认为,通过把建设规划与交通规划结合起来,缩短居住区与工作区、商业区之间的距离,可以大大减少居民对汽车的依赖,鼓励他们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其他出行方式,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汽车尾气污染。
以这份蓝图为基础,萨克拉门托市今年3月制定了该市从现在到2035年的交通规划,打算按集约化的方向进一步改变该市住宅郊区化和低密度化的特点,使住宅区和工作区合理分布,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今年初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油价高涨已经成为萨克拉门托市居民关注的头号问题,12%的受访者说,他们在过去一年内为了缩短上班的路程而更换工作或搬家。
马特奥弗迈耶就是其中一员。在搬到了萨克拉门托市东北部地区一处新建的紧凑型居民区后,他现在每天上班只需开车15分钟,而以前住在郊区一个小镇上时,每天要开车45分钟才能到公司。奥弗迈耶现在居住的小区有一片广场,广场周围是商店和餐馆。离小区几百米的地方正在建设一所学校。现在,他可以骑自行车去商店购物,而不必开车。
“昂贵的油价将像低廉的油价一样,使美国文化发生巨大转变。”支持集约型发展模式的建筑家戴维莫加韦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