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汽引进罗孚设备打造野马汽车内幕
张才林和利用罗孚设备打造的野马汽车
五月底,尘封多年的川汽野马将重出江湖,据称将具“罗孚”血统。
2002年7月,以房地产起家的富临集团并购了四川汽车 ,六年过去了,川汽却已渐渐被业内遗忘。近日刚刚从川汽总经理位置离职的张才林,讲述了川汽借助老罗孚设备打造新野马汽车的内幕,其中不乏一些政策和法律的擦边球。
汽车是复杂的产品,白手起家做起谈何容易,川汽辗转得到70年代的罗孚设备建起汽车生产平台,这是怎样的一个罗孚?
川汽接手青岛颐中罗孚设备
张才林介绍, 这个事儿有很多故事可讲,青岛颐中早年引进了英国罗孚的产品和生产线,后来停产了 。06年川汽想找个总经理,当时的情况,任何人都不敢去,因为它一无所有,除了有执照和已经不生产的乘用车目录以外,其他一无所有,就是个零。而且野马品牌已经是被做坏了的一个品牌,还是负数。
2006年10月 ,张才林到川汽进行考察,最终决定投身川汽。据张才林介绍,当时通过成都市领导的推荐,知道了青岛颐中汽车制造公司,原先只知道它是挂靠一汽的贴牌汽车厂。
川汽龙泉厂房内设备
烟草企业造汽车 几个亿买设备 两年造了三千辆车
五、六年前,在造车热的时候,造烟的烟厂做汽车厂,它是中国烟草公司和青岛市政府的行为,因为烟草是大户,当时青岛市也要做汽车,中烟也有钱,中国烟草公司和青岛市就进入了汽车行业,把英国罗孚的两个产品平台四款车型的设备买了进来。
英国最先进的罗孚全套资产已归上汽麾下,其实在上汽、南汽收购罗孚之前, 青岛颐中就买过罗孚的老设备。
张才林介绍,青岛收购的罗孚设备包括 四款车型全套的技术,全套的工装卡具模具,全套的相关设备 。花了几个亿引进到了青岛,建了青岛汽车厂。然后运作了两年多,生产了不到三千辆车。由于他们没有生产资质,发改委、国家计委当然一直在查他们。他们用的生产合格证是一汽的,当时想和一汽合资,但是一汽最后没选择青岛颐中,合资证也不让用了。后来一汽集团别有选择,他们没有继续得到一汽集团各方面的支持,所以青岛颐中下马了,再加上中间一些政策的变化,汽车产业政策的收缩,在2002年左右,青岛颐中关闭了,把引进的所有资料、设备、模具都封存、在网上拍卖。
张才林表示,由于设备比较老,所以卖不出去,想嫁人嫁不出去, 青岛 四处找地方处理这些遗留下来的国有资产,这是一个很大的事儿,几个亿投进去了,生产三千辆车下来了, 当时通过省市领导的联络,川汽,一无所有的川汽最终走上了和青岛颐中汽车合作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