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厢式汽车市场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物流运输业的日益繁荣,厢式汽车的需求量日益增长。2005年,我国专用车产量达到载货车产量的40%以上,其中有50%为厢式汽车,增幅最快,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一、厢式汽车的主要特点
厢式汽车可以说是当今用途最广的一种车型。厢式汽车由于具有防雨、防尘、防损坏、防污染、防丢失和便于管理等特点,在食品、烟草、饮料、蔬菜、家电、仪器、仪表、服装、纺织、邮政等行业的物流运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1.厢式运输安全可靠,对货物损伤较小。与裸露的汽车运输相比,厢式汽车的防护条件好,避免了刮风下雨等气候变化对货物的损伤;同时,由于厢式汽车运输是封闭式运输,能够减少货物被盗的损失,大大提高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2.厢式汽车运输可以满足客户的多种需要。随着不同行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客户对货物运输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厢式汽车运输可以对货物进行特殊处理,如冷藏、保鲜、隔离、悬挂、防爆、防震、充氧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3.厢式汽车运输可以减少污染环境,且美观、保护交通设施。过去我国的载货车超载现象严重,对公路、桥梁损害程度较大。而厢式运输车车型是按统一标准设计的,一般不会大量超载,对交通设施的损害大大减少,同时提高了安全性,也有利于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有利的环境条件助推厢式汽车快速发展
1.经济增长是各行各业需求增加尤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拉动力,而汽车产品的增长又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我国工业化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经历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阶段和80年代体制过渡期的轻工业优先增长阶段,90年代以后又进入了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的新阶段。在未来10年间,在货物运输总量继续增长的同时,工业制成品、一般消费品和高附加值货物的运量及在货物运输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步提高。
2.我国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的不均衡,导致对厢式汽车产业有巨大的需求。我国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了西部、北部资源向东部、南部流动;东部、南部的工业品向西部、北部输送的货运格局。因此在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主要依赖铁路的同时,公路运输在中短途货物运输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公路货物运输也适宜于一些制成品的中长距离运输。由于厢式汽车安全、快捷、环保,是未来我国的主要运输工具。
3.国家致力于建立符合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交通运输体系,鼓励新型运输工具厢式汽车的发展。为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必须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之路,厢式汽车起着重要的作用。交通部“十一五”规划提出,逐步淘汰普通敞式货车,为重型厢式运输车、重型厢式半挂车等专用汽车提供发展空间。到2008年,在高等级公路上使用的封闭式厢式货车和集装箱牵引车加半挂车,最大长度可放宽到14.6米;使用的与整体封闭式厢式半挂车组成的铰接列车车长最大限值为18.1米。
4.公路交通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截至2005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19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万公里,二级以上公路30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20.3公里/100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是国道主干线、国家重点公路、路网改造、农村公路及客货运枢纽。
5.经济全球化和进一步扩大开放会带来贸易量的增加以及贸易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对交通运输车辆的需求。现代物流是运输业实现集装箱化的革命性变革,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大量跨国公司的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和敏捷的供应链会对现代运输工具如厢式汽车提出具体的要求,这就迫使厢式汽车的发展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厢式汽车主要车型介绍
厢式汽车的主体是厢体,安装在国内外驰名厂家生产的汽车底盘上,使整车性能得到充分保证。主要产品品种有微、轻、中、重及半挂式运输车和其他专用车等,这里仅介绍几种厢式汽车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