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中国全地形车行业正快速走向繁荣
他,是中国全地形车行业和户外动力文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他,将中国全地形车行业引向新的发展,将中国全地形车运动推向高潮;
他,就是中国全地形车联盟的秘书长王羽,致力于中国全地形车行业可持续发展。
![]() |
——访中国全地形车行业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中国全地形车联盟秘书长王羽
记者:王羽秘书长,您好!全地形车近几年发展得特别快,但也有不少人分不清那些是全地形车,您能为我们介绍介绍吗?
王羽:好的!那我就介绍一下全地形车的概念和应用。
全地形车是英文All Terrain Vehicle翻译而来,英文缩写ATV,是一种介于摩托车和汽车之间的产品,其发动机多采用摩托车发动机或在摩托车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另外很多零部件与摩托车通用,但许多结构如制动、转向等方面与汽车更为接近。
按照美国对全地形车定义:全地形车是指一种设计成为架在4只低压轮胎上运行,具有1个驾驶者跨骑式座席和操纵方向把转向的机动非公路车辆。
根据制造商的设计,全地形车分为2种类型:I型:I型全地形车是供单一驾驶者且无乘员使用的。II型:II型全地形车是供1名驾驶者和1名乘员使用的,在驾驶者座席后面,配置1个不超过1名乘员跨骑的指定座位。
根据排量大小并结合车辆的外部特征,通常将全地形车分为3大类:1)少儿型,排量≤90mL,主要供少年儿童使用
2)实用型,最大特征是增设了前后置物架,具有多种功能且实用性强;3)运动型,流线外形,适合高速、飞跃、特技等,主要用于娱乐和竞赛。
按照发动机排量的大小,美国特种车辆协会将全地形车分为3种类型:1)成人型,排量>90mL,适用于16岁(包括16岁)以上的成年人;2)少年型,排量在70-90mL,适用于12 - 15岁的少年;3)儿童型,排量<70mL,适用于6 - 11岁的儿童使用。
我国的标准是从2006年开始的,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行业标准《四轮全地形车通用技术条件(QC/T 760—2006)》定义:四轮全地形车是一种被设计于非高速公路行驶的,具有4个低压轮胎,跨坐型座位,依靠方向把控制方向,只允许一人驾乘的车辆。将全地形车分为4大类:1)普通型;2)运动型;3)实用型;4)少儿型。少儿型又可分为供6岁以上儿童使用和供12岁以上少年使用2种 (国家标准实施后行业标准将不再使用)。
2010年国家标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全地形车 术语(GBT 24936—2010)》,其定义为:全地形车是被设计用于非高速公路行驶的,具有4个或以上低压轮胎,且可用在非道路上行驶的轻型车辆。
按照动力源不同,全地形车分为内燃机式和电动式2种;
按车辆结构不同,全地形车分为四轮全地形车(ATV)、多功能全地形车(UTV)和娱乐用场地车(BAJA和Go-kart)3种。其中,四轮全地形车(ATV)根据乘坐的人数分为Ⅰ型和Ⅱ型两大类,Ⅰ型又分为G类(普通型)、S类(运动型)、Y类(少儿型),Y类又分为Y-6类、Y-10类和Y-12类;Ⅱ型分为G类(普通型)、S类(运动型)、U类(实用型)。多功能全地形车(UV,暨UTV)分为G类(普通型)、S类(运动型)、U类(实用型)。娱乐用场地车(BAJA和Go-kart)分类同四轮全地形车(ATV)。
在欧盟、美国,全地形车指的就是ATV这种产品,ATV和UTV、BAJA、Go-kart、非道路两轮摩托车等均统一叫为ORV(非道路车)。而在我们国内,由于2006年我们申请核定的ATV、UTV、BAJA和Go-kart采用统一的海关税则号,因此国家标准以此为参考来统一划定。因此,国内的全地形车所指的范围比较宽泛,除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ATV外,还包括BAJA(巴吉车)和Go-kart(娱乐用场地车,俗称"格卡车")和UTV(多功能全地形车 ,俗称"农夫车"),但不包括非道路两轮摩托车。
其中,关于UTV要特别说明的是,按照美国休闲非道路车协会的标准ANSI/ROHVA 1 – 2011,UTV在美国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按照概念来理解是指多功能轻型非道路车辆。按照使用用途分,可分为工作用UTV和休闲娱乐用UTV(暨SSV)。
![]() |
全地形车作为集实用、娱乐、体育运动等于一体的特种车辆,可在沙滩、草地、山路、旅游场所等多种复杂路面行驶。由于全地形车适用于不同地形,灵活性强,应用非常广泛,目前主要用于户外作业(农业、畜牧业、林业、狩猎、景观美化、探险、工业、建筑等)、运动休闲、代步工具、礼仪用品、消防巡逻、军事防卫等众多领域。
记者:秘书长,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据我所知全地形车也是全球产销量最大的,方便谈一谈中国全地形车行业的发展概况吗?
![]() |
王羽:从发展阶段看,中国全地形车发展大概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99年以前基本以小排量全地形车为主,中国全地形车企业散乱差,基本没有任何管理;
第二阶段是2000年到2004年期间,这期间大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摩托车企业介入全地形车行业,全地形车产品品质的显著提升,最典型的产品代表为建设400;
第三阶段是2005年到2009年,这期间大排量全地形车得到初步发展,中国全地形车企业也在2006年和2007年达到顶峰,接近上千家,为了规范管理全地形车行业,2006年2月,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补充通知》,《通知》对全地形车但出口资质进行了规范,净化了全地形车的出口环境。2006年12月,商务部发布《2007年发证机构目录(出口)》,对全地形车实行全球出口许可认证管理;2007年6月,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全地形车的出口退税率有17%降至9%,净化了出口环境并促进行业资源整合。2007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车辆识别代号管理现场审查实施办法(试行)》,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管理,从此以后全地形车企业就需要有"户口证",全地形车产品也需要"身份证"了,这个办法的实施规范了全地形车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现与国际接轨。
![]() |
第四阶段是2010—2015年期间,基本是2008—2009年金融危机后行业重新调整和发展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企业聚集减少、产业集中度加强,产量集中在50万辆左右,800CC产品稳定,环松、春风、良子等作为代表品牌在全球形成影响力,国内在中国全地形车联盟着力打造的中国全地形车锦标赛(CATV)的带动下,围绕着全地形车产生的休闲、运动、旅游等逐步形成产业,目前,全国基本具备规模的基地超过300度块。
第五阶段暨2015年以后,既有的全地形车企业发展模式单一,还停留在产品更新换代,而全新的资本进入将打破原有的产业格局。
从行业规模看:目前大多数中国全地形车供应商以全中国本土拥有的私营企业为主,也有少数是外资或国企。其中,83.32%以上是私人拥有的本地公司,14.81%属于国有企业,另外1.87%属于外商投资。从全国范围来看,重庆和浙江是产业中心。
![]() |
从全球市场看:2000年全球全地形车的市场规模为 50万台左右,且增长迅速,2004年达到100万台的规模。2006年,世界全地形车市场规模已达到170 万辆,其中北美市场(美国和加拿大)约占80%。2007年世界全地形车销量曾超过200万辆;2008年,由于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全地形车传统市场在大幅度萎缩,当年世界全地形车销量约为145万辆,其中北美市场占50%以上。2009年下半年,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平稳,全球全地形车市场规模约为110万辆。虽然全球经济好转,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欧洲的债务危机依然严峻,2011年—2013年,全球的全地形车市场容量保持在120万-130万辆之间。2014—2015年全球全地形车销量(不含中国、中国台湾等小排量产品)总计80余万辆,中国全地形车出口52万量,综合两个数据,外加中国台湾及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情况,全球全地形车总销量约在145万辆左右。在未来的5—8年内,若不出现全球性经济问题,全地形车的市场非常向好,全球的全地形车市场容量保持在150—160万辆之间。
从国内市场看:国内全地形车销售从2008年开始起步,到2011年出现快速增长,到目前为止,国内销量不到10000辆。但随着人民的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休闲娱乐为主的生活模式成为老百姓的追求方向之一,另外,随着国内全地形车俱乐部的快速发展,全地形车逐渐被老百姓认识和接纳,国内全地形车销量快速增长,虽然基数仍然较小,但未来的趋势十分明朗。按照中国人红红利分析,中国将于2017年达到人口红利的顶值,汽车摩托车作为工具将仅呈现平稳浮动,而全地形车作为休闲娱乐用品,在人们拥有汽车后将会进一步步入汽车生活,享受户外动力文化。因此,基于人口红利因素影响的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再结合国内俱乐部和经销商发展情况、国内全地形车娱乐赛场发生情况、国民消费理念调查情况等因素综合,通过模型预测2016年到2025年的全地形车国内销量将出现平稳式增长。其中2017年是一个增长的拐点。从中国全地形车相关因素综合分析来看,除非交通因素调整,全地形车能够上路,否则中国全地形车难以出现突发式的爆发点。
从销售渠道看:目前,中国出口道其他国家(地区)的全地形车多采用代理商帮忙为主,部分企业在主要销售地区所在国设立销售公司或设置内销外贸公司,由外贸公司销售出口。 在国内,全地形车大多采用经销商销售或代理商模式代售为主,也还通过当当网、阿里巴巴等网络进行销售。此外,部分比较大的企业在全国开设有专卖店。
记者:都知道中国全地形车联盟为带动中国全地形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您能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中国全地形车联盟吗?
王羽:好的。中国全地形车联盟,英文名称CHINA ALL TERRAIN VEHICLESALLIANCE,缩写为CATVA,LOGO中8颗星星代表政府、行业机构、制造商、贸易商、运动群体、休闲群体、高职院校、新闻传媒八个全地形车相关核心领域,是2006年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国内的检测机构、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发起成立的,这十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到现在。
中国全地形车联盟的准确定义是:中国全地形车联盟由全地形车及其零部件生产、制造、研发、销售、管理、服务、消费等和全地形车相关的科技教育、赛事运动、文化艺术、影视音乐、广告传媒、休闲娱乐等企事业单位以及业内专家、学者、工作者、爱好者本着"自愿合作、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形式多样"的原则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组织,是推动我国全地形车工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和国家联系全地形车行业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全地形车联盟的核心宗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风尚,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维护行业整体利益,保护会员单位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反映会员单位的愿望与要求,为本行业和会员单位服务、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全地形车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普及和提高,促进全地形车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为全地形车行业的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服务;团结全国全地形车休闲与运动工作者和爱好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全地形车休闲与运动发展;增强全地形车行业群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中国全地形车行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打造全地形车民族工业品牌。
![]() |
中国全地形车联盟业务范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中国全地形车联盟主要负责提供全地形车行业政策规划、学术交流、行业仲裁、行业管理、诉求反映、贸易促进、国际交流、运动发展、休闲管理、教育培训、科普展览、文化发展、社会协同、咨询服务等基本工作,主要业务工作是:
(一)调查研究全地形车行业经济运行、技术进步、资产重组、企业改革等方面的情况,为政府制定全地形车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法律法规及行业改革与发展方向等提供建议和服务;对与全地形车行业发展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贸易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进行跟踪研究,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全地形车行业及企业的意见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