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成功收购大众后引发的三个思考
本周一稍晚,保时捷公司在发布的一篇新闻稿中宣布已增持大众汽车普通股达到50%以上.去年十月,保时捷公司当时就号称已持有的大众汽车普通股达到42%以及附加的31,5%的大众汽车普通股的期权。
在昨晚发布的新闻稿中,保时捷公司强调原则上在2009年增持大众汽车普通股至75%的目标不会改变,并且力争在2009年把大众汽车的年度财务报表并入新控股公司-保时捷欧洲股份公司并且同大众汽车签订控制和利润上缴合同。
此前,虽然保时捷公司一再表示并无“任何兴趣”染指Scania公司,也不会买进该公司的股份。但市场人士认为,一个由大众汽车、MAN集团和瑞典Scania公司的重卡汽车业务合并而成的全球重卡汽车联盟才是保时捷公司的希望所在。而该计划的真正推动者和幕后操纵者就是大众汽车监事会主席和来自保时捷家族的斐迪南-皮耶希(Ferdinand Piech)。
新闻原文阅读:保时捷宣布已增持大众汽车普通股至50,76%
【分析点评】
一、保时捷缘何能够收购大众?
1、天时:时机成熟
欧盟批准保时捷收购大众欧盟委员会已经批准德国保时捷汽车公司收购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公司法废止经欧洲法院裁定,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法》与欧盟有关法律相左,建议废止该法。这一判决意味着德国必须对《大众法》限制股东表决权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或彻底废除。
2、地利:德国强企
大众经营不善或被外资恶意收购。保时捷集团作为德国的又一骄傲,占了“地利”。另外,没有人会怀疑保时捷超强的盈利能力,尽管它不在世界财富500强的榜单上,但其去年超过40亿欧元的利润远超大众去年近30亿欧元的利润。如果以单车利润计算,保时捷绝对是全球最会赚钱的汽车公司。尽管它年产销仅10万辆,而大众则达到600多万辆。所以,与其简单地把这次收购比喻为“蛇吞象”,不如把它归结为高增长企业收购低增长企业。这在全球汽车业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值得思考的是,究竟什么才是衡量一个汽车公司综合实力的标准?利润与销量的博弈是否能给国内的车企带来些启示呢?
3、人和:渊源深厚
两公司领导人血缘关系紧密大众汽车一开始就是和保时捷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大众的第一任领导就是保时捷公司的创始人费迪南?保时捷,而大众公司现任监理会的主席则是他的外孙--费迪南?皮耶希。而且合作由来已久,保时捷成立初期,大部分零部件都是由大众采购而来,而保时捷凭借其设计开发能力也促进了两集团的合作,卡宴和途锐的成功就是两集团合作开发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