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发行草案”——汽车无线供电快速推进标准化
纯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的无线供电技术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正在迅速推进。包括丰田、日产、宝马及通用在内,全球的汽车厂商都为此展开了行动。日前,日经BP社记者就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与今后的动向,采访了在日本汽车研究所(JARI)、汽车技术协会(JSAE)及宽带无线论坛(BWF)担任委员、并参与标准制定的横井行雄。(采访者:清水 直茂,《日经汽车技术》)
——标准化工作的舞台之一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共同工作组“PT61980”。现在进展情况如何?
进入2012年后,讨论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在,部分内容已完成工作草案(WD:Working Draft)的讨论,委员会草案(CD:Committee Draft)的内容已经确定。预定2013年初在委员会上公开,2013年夏季进行投票。如果顺利的话,2014年应该能成为国际标准(IS:International Standard)。
PT61980目前有三个工作小组。第一个是“PT61980-1”,负责确定汽车无线供电技术相关的一般要素。比如漏磁场和人体防护相关的指南等。汽车无线供电的主流是使受电线圈和供电线圈吻合,通过电磁波传导电力的方式。虽说基本原则是要符合各国针对电磁波的相关法规,但在汽车用途中,普通用户要处理几kW至几十kW的大电力装置,以前没有此类事例,需要重新考虑安全性和漏磁场等相关的标准该如何确定。
——标准化工作的舞台之一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共同工作组“PT61980”。现在进展情况如何?
进入2012年后,讨论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在,部分内容已完成工作草案(WD:Working Draft)的讨论,委员会草案(CD:Committee Draft)的内容已经确定。预定2013年初在委员会上公开,2013年夏季进行投票。如果顺利的话,2014年应该能成为国际标准(IS:International Standard)。
PT61980目前有三个工作小组。第一个是“PT61980-1”,负责确定汽车无线供电技术相关的一般要素。比如漏磁场和人体防护相关的指南等。汽车无线供电的主流是使受电线圈和供电线圈吻合,通过电磁波传导电力的方式。虽说基本原则是要符合各国针对电磁波的相关法规,但在汽车用途中,普通用户要处理几kW至几十kW的大电力装置,以前没有此类事例,需要重新考虑安全性和漏磁场等相关的标准该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