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趋势》评选2007年度行业十大新闻
过去的2007年,行业内波诡云谲,政策调整、资源重组、融资加快,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味道。富兰克林曾说:“‘思考’应当走到众人前面去,‘愿望’不妨留在后面。”面对风云突变的形势,我们需要“思考”并做出有效应对。过去的一年,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成绩属于过去,瓶颈有待突破,后面的路还很长。有感于此,本刊特甄选出“2007年度行业十大新闻事件”,希望能够对整个行业一年来的发展进行深层次梳理,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1.统计数据表明:优势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行业裂变势不可挡!
据有关数据统计,2007年1~10月,全行业产销量双双突破20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和17.4%。其中累计销量前13名的企业共销售完成1528万辆,占总量的比例也由2006年的71%上升到74.2%。这13家企业与上年同期相比累计增幅平均达到了22%。与此同时,前三季度,全国113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4.1亿元,同比增长25.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0.8亿元,同比增长44.6%。其中排名前10位的企业利润总额共计16.4亿元,约占行业利润总额的78.8%。
值得一提的是,如重庆劲隆、重庆银翔、广州大阳、广东大冶、江门迪豪、增城奔马、江苏林海等二线品牌的产销增幅高达40%以上;而年产销量不足5万辆的企业则多达近60家,其中有近15家为“零企业”(产销量不足1万辆)。
评点: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行业变局也好、企业迷团也罢,通过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数据,我们就能瞧出其中的一些端倪,行业的品牌集中度在进一步提高,行业裂变势不可挡;优势企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巨头也在逐渐显现出来;中游企业的分化开始加剧,谁能走得更远还有待市场的检验和时间考验;而超过半数的企业注定要提前“出局”,所留下的市场空间将被迅速吸收。未来将充满“动荡”,“胜败存亡”势必会成为行业的真实写照,就让市场给出最后也是最好的答案吧!
2.国家颁布摩托车污染物排放国Ⅲ新标准,或将成为企业的生死线。
2007年3月初,环保总局批准《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中国第Ⅲ阶段)》等三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