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1678票
时间:2011年5月24日 20:38
1931 年4月至1932年2月,40位勇士分乘14辆履带车,分成“帕米尔”和“中国”两组车队,分别从贝鲁特和天津向
新疆进发,在阿克苏汇合后,于1932年 2月到达当时的北平,行程达12000公里。而确保这一伟大行程得以成功实现的,正是那14辆最早行驶在中国大地上的履带车
雪铁龙 AUTOCHENILLE 1931。下面就让我们看看80年前就来到过“北平”的车吧。
拓松汽车户外网 -TD4tj;X4}~7W8}/d 在汽车工业史上,雪铁龙半履带车是公认的坦克装甲车的前身。半履带车,一种混合传动型态的车辆。其
越野能力高于轮式车辆,载重能力又高于全履带式车型,同时,还平衡了使用寿命、生产成本等全履带车型和轮式车辆之间的优缺点,因此,成为上世纪20、30年代探险用车的全新技术方向。
m"KI1|I WOl;F2u0拓松汽车户外网 -
h2^_\K2i$iz拓松汽车户外网 -+q)A-U4wn f#vn 从正面观看AUTOCHENILLE,有人会联想到中国式的拖拉机,当你凝视着它时,还能依稀感受到当年的意气风发。硕大的前进气格栅可以联想到此车的强劲的动力。车头前部的绞盘在险恶的崎岖的路段,利用钢索固定一边,再转动绞盘拉动车辆。
拓松汽车户外网 -6L6bc]1l_,Q拓松汽车户外网 -q]!^0rK}:K2P拓松汽车户外网 -hSO[,w-}0k:w 前大灯没有采用任何的独特设计,原型灯罩的设计既简单又实用。在当时那个年代前雾灯可以任意调节角度即便是在当今也是只有高档的车才可享受的配置。
u"ZwRl;mVg"z&r0拓松汽车户外网 -1t.d0\AMW&|d(K拓松汽车户外网 -.N'?0Z%?dnP8D 车头顶部高耸,位于驾驶座正前下方,水箱口恰恰就设在这里。简单的设计令AUTOCHENILLE可以接受酷暑和严寒的双重考验。车牌设在车灯之间,绞盘之上,虽然感觉奇特,但是前方确实没有更多的地方放置了。车头的Logo有些生锈,但仍然可以了解到雪铁龙80年来风雨未改的标致风格。
拓松汽车户外网 -no)@
xu9zvO4i~拓松汽车户外网 -6pB:Em`JDT1qu w拓松汽车户外网 -S2~Ud*X 为了更好的度过艰难的路段,雪铁龙专为“东方之旅”设计了后轮履带。为AUTOCHENILLE打造的履带看起来与坦克履带别无两样,但在构造上有着很大的差别,AUTOCHENILLE是在四轮汽车的基础加以改造,后部的履带通过半轴贯穿前部轮子带动整个履带。前轮则采用全封闭式轮毂的设计与米其林轮胎的搭配。
K/`l vy%B0拓松汽车户外网 - D-See5^\7wya~ Bx9Jv}0 为了12000公里的长途跋涉,车队必须携带足够的生活用品,AUTOCHENILLE灵活运用了车辆两侧的储物空间。后部的皮包在整辆车中格外显眼,据工作人员透露尾部挂载的皮包品牌在当时也是一件奢侈品,不亚于现在的LV。
5fHo.@/dZ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