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车辆传动方式对性能的影响
提到FF、FR之类的组合,很多人都不觉得陌生。没错,这就是汽车的传动方式的字母缩写。但林林总总的各种汽车中,到底有哪些传动方式呢?除了我们熟悉的前置前驱之类以外,还有没有别的细分方式呢?我们今天就来把这个问题谈谈透。
所谓传动方式,也就是车辆的动力分布,它包含两个因素,既发动机在车身的什么位置和驱动轮的所在位置,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前置后驱,前置前驱等等。那么,如何判断一辆车是什么传动方式呢?要想判断车辆的传动方式,就必须要判断出发动机的位置和驱动轮的所在位置。发动机的位置在国际上有很多种标准,在这里我们主要以日本和德国的标准为主。发动机的位置分为前置,中置和后置,即发动机分布在车辆的前轴之前,前轴与后轴之间以及后轴之后的布置方式,从我们日常所能看到的来说,发动机前置就是发动机布置在车头的发动机舱中,中置就是发动机布置在驾驶室的后部,后置就是将发动机布置在后部,也就是发动机舱在后面,而行李舱在头部的方式。同时,中置还分为前中置和后中置。
在发动机的位置因素里,还有发动机横置与纵置的区别。布置在发动机舱中的发动机也有不同的排列方式,有的发动机,如V缸或者缸数比较少的直列发动机等等体积比较小的就横着放在发动机舱里,有些宽度比较大的发动机无法横着放置,就可以采用纵置的排列方式。判断横置与纵置的方式是以曲轴所在的直线为依据的,发动机曲轴所在的直线如果与车辆的驱动轴相平行的话就属于横置发动机,与驱动轴相垂直的话就是纵置发动机。
所以,发动机的排列方式分为前横置(FQ),前纵置(FI),前中纵置(FIM),后中横置(RQM),后中纵置(RIM)和后纵置(RI)。前中横置和后横置由于发动机体积和车辆底盘的悬架布置等原因无法实现,所以在目前的车辆上不存在这两种布置方式。前横置发动机的普及率最高,在大多数量产的车型上都采用这种布置方式,比如富康,CIVIC等等,前纵置的代表车型是上海大众的帕萨特以及一汽大众的奥迪,它的发动机体积较大所以纵向布置在发动机舱中,这样才能更好的布置悬架。采用前中纵置的车辆的特点就是前鼻子比较长,这跟它的发动机前中置且纵向排列的方式密不可分,道奇的蝰蛇就是这种方式的典型代表,此外,宝马的Z3,Z4,Z8以及日产的SKYLINE都是这样的发动机排列方式。后中横置的布置方式多在小型跑车上使用,本田阿库拉的NSX TYPE R,LOTUS的爱丽丝都是这一排列方式的代表车型。法拉力F430,PORSCHE BOXSTER以及兰博坚尼采用的则是后中纵置。后纵置发动机的典型代表是保时捷911。
驱动轮的位置也是传动方式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分为前驱,后驱以及四驱。所谓的前驱或者后驱,实际上是指驱动轮的位置,驱动轮位于前轮的就是前轮驱动,也就是前驱,位于后轮的就是后驱,四个轮子都有的就是四驱了。在车辆的传动系统里,动力总程通过伞形齿轮将动力转换成为反向动力,或者直接用齿轮将输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再通过半轴传递给驱动轮,既而来驱动车辆运动,那么,我们判断车辆的驱动形式也就非常简单了,半轴的位置就直接的决定了驱动轮的位置,也就是说,后驱的车半轴位于后轮,而前驱的车则位于前轮。前驱由于是在车身前部产生驱动力,所以操控稳定性相对较好,且主动安全性较高,空间拓展较好,但是由于车头的负载较大,所以有效牵引力也会有损失。相对而言,后驱的车辆由于是在车的尾部产生一个推动力,所以,操控稳定性较差,后轮一旦失去抓地,就会出现难以控制的“甩尾”,在恶劣环境的路面上安全性较差。四轮驱动主要应用在SUV以及一些功率较大的跑车上,车身比较重,主要用来克服较大的地面摩擦阻力以及大功率汽车的驱动。
由于传动方式是用来描述发动机位置和驱动轮位置的,所以,对于传动方式的描述就必须包含这两个因素,基于以上对于这两大块的理解,现在我们就能容易的排列出几种应用在车辆上的传动方式了。目前,在日常使用的车辆上,总共有七种传动方式,既前置前驱(FF),前置后驱(FR),前置四驱(F4WD),中置后驱(MR),中置四驱(M4WD),后置后驱(RR)和后置四驱(R4WD)。在对传动方式的描述上,前面的*置是代表发动机的放置位置,后面的*驱则代表驱动轮的位置,也就是说,一个传动方式为FR的车,就代表它是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我们也能从它的传动方式上大概判断出这个车的操控性能和主动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