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中国站汉密尔顿轻松折桂 马萨超越队友获亚军
北京时间10月19日,2008赛季F1中国大奖赛进入周日正式比赛的争夺。最终,历时1小时31分57秒403,汉密尔顿从杆位发车全程领跑,波澜不惊地拿下上海站的分站冠军。马萨落后14.9秒冲线获得亚军,莱科宁在让过队友之后位居第3。阿隆索、海德菲尔德、库比卡、格洛克和皮奎特分居4至8位。本站过后,汉密尔顿在车手积分榜上领先马萨7分,库比卡退出车手冠军争夺。法拉利继续扩大车队积分榜领先优势达到11分,总冠军将在巴西英特拉格斯揭晓。
昨天排位赛的预演,汉密尔顿再次以一个强有力的杆位成绩将法拉利双雄压在身后。即使强敌环伺,汉密尔顿仍然固执地以赛道上的强硬来征服对手。莱科宁和马萨只能分居二、三位。当然,汉密尔顿身后就是虎视眈眈的两辆法拉利赛车,这样的起步安排本身就值得玩味。
同去年一样,天气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比赛开始前,空气温度27摄氏度,赛道温度30摄氏度,相对湿度64%,风速适宜。然而赛会给出的短时天气预报显示,比赛中会有40%的可能性下雨,对于比赛全场又增加了混乱因素。迈凯轮CEO怀特马什特意走到汉密尔顿的驾驶舱边,对最热门的夺冠车手进行亲自叮嘱。值得一提的是,杆位发车的汉密尔顿采用硬胎起步,法拉利双雄采用软胎起步,这对于发车的争夺似乎又增加了不确定的因素。阿隆索和另一位争冠理论人选库比卡则选用了硬胎起步。五盏红灯熄灭,比赛正式开始。莱科宁没能再次上演日本站的强势起步,杆位的汉密尔顿则迅速进入第一弯守住了自己的位置。马萨也守在第三,第5位的科瓦莱宁在第一弯尝试走外线,强硬超越阿隆索。但是两届世界冠军显然不会轻易退让,在第12号弯角,阿隆索在不可思议的位置与科瓦莱宁比拼直道引擎速度而最终实现反超,回到第4。
受罚从第9位起步的海德菲尔德发车也相当抢眼,直接杀回第6位。库比卡也从第11位起步迅速升至第8。发车运气最糟糕的毫无疑问就是红牛二队的伯尔戴斯与丰田老将特鲁利。两人在一号弯发生直接碰撞,特鲁利回到维修区更换了前鼻翼,但出来再尝试跑了一圈之后仍然没办法解决赛车的问题,无奈退赛结束了2008年的上海站之旅。伯尔戴斯也在这次碰撞中受到重创,从第8位起步下滑至第18位,损失惨重。第4圈,汉密尔顿领先莱科宁的优势累积到2.7秒,MP4-23与轮胎迅速升温的搭配非常有说服力。两辆法拉利赛车似乎都无法追近银箭的速度,汉密尔顿连续刷新全场最快圈速。
第6圈,韦伯终于在第14号发夹弯超越巴里切罗,巴西人尽管出弯守在内线,但由于下一个左弯,本田赛车也毫无招架之力,只能让过红牛,韦伯因此升至第10位。第9圈,韦伯在同样的弯角如法炮制干掉皮奎特,尽管小皮略有挣扎但强硬的韦伯还是干脆地抢占进入最后一弯的赛车线实现超越来到第9。第12圈,罗斯伯格也在全场最佳的超车点发夹弯超越格洛克来到第12位。同一圈,韦伯成为全场最早正常进站的车手,红牛赛车用时7.6秒更换了软胎。
更让人吃惊的是,第14圈马萨率先进站用时9.1秒保持软胎。后面的阿隆索同圈进站,同样用时9.1秒保持硬胎。下一圈,汉密尔顿与莱科宁同圈进站,汉密尔顿用时9.4秒保持硬胎,莱科宁用时9.3秒芬兰冰人换上了硬胎。一次进站后,看来前四的车手都将在赛道上坚持较长的时间。科瓦莱宁于第18圈时进站用时10.2秒,完成一次进站洗牌后,汉密尔顿回到第一,基米落后仍然保持在4秒。而马萨则遭遇了阻挡他的库比卡,陷在第4位。现在毫无问题将是马萨面临的“生死时刻”。
第23圈,库比卡仍然坚持在赛道上,尽管波兰人的圈速正在越来越快。宝马是否会采用激进的“一停”策略?当然谁都知道,在库比卡第11位发车的前提下,宝马只有放手一搏才能保住波兰人争夺总冠军的希望。而受苦的无疑是身后的马萨。巴西人仍然采用他更喜欢的软胎,但是差距依然在拉开。汉密尔顿在第一次进站时由维修区技师调小他的前定风翼角度,毫无疑问这对于他第二段在赛道上的速度非常关键。第25圈,库比卡完成第一次进站用时6.7秒并用继续保持硬胎。波兰人仍然需要一次进站,马萨因此回到第3。第32圈,中岛一贵完成首次进站,下一圈格洛克完成全场最晚的首次进站,这两位车手显然将在上赛场再次实验“一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