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入门到精通:陋习影响行车安全
陋习1 自动挡车司机不扶方向盘
自动挡车解放了左脚,但不等于也解放了双手。常有司机,左手打电话,右手挂挡、扶方向。其实这是一种分散注意力、降低司机反应速度的错误习惯。在较高速度行驶(60千米/小时以上)时,如果车轮受到坡坑的颠簸而偏离方向,很容易造成事故。如果双手拿着其他物品,不能迅速回到方向盘处,车辆方向不稳,事故发生的概率会更高。
陋习2 开车时抽烟、喝饮料
有人把车比喻成爱人、老婆,甚至是家,认为可以在里面舒服地做着办公室里的内容,比如抽烟、喝咖啡、喝饮料。但这种“小资”增加了安全隐患,小资不等于安全和规范。私家车主应该适时地讲究情调,否则出了事故,反而损伤了情趣。
陋习3 行驶时气囊上面摆放物品
气囊可以在发生正面碰撞后弹出,提供缓冲和保护,以确保人身安全。气囊在瞬时冲破塑料面板,如果面板上放有物品,物品就会随着向前弹出,速度之快也许可以赶上子弹。气囊还未实行保护,“子弹”却先伤了人,可谓功不抵过。正常行驶后,气囊就时刻处于待命状态,建议司机不要在气囊位置上放置任何物品。一般方向盘和副驾前面板上,会有SRS的标识,这就是表示该处安置有“气囊”。
陋习4 过水坑不减速
在赛场可以用快慢来决胜负,但在现实生活中,快慢还被赋予了很多道德意义。过水坑时减速慢行,避免溅伤行人,不但是一种良好的驾驶习惯,而且在很多时候可以保证自身安全。下雨天,由于道路看不清,水坑深浅难判,提前减速查看也可以防止汽车熄火。
陋习5 加油灯亮继续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