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与电动葫芦
起重机
工程起重机械,一般称做起重机。起重机械是各种物抖的起重、运输、装卸、安装和人员输送等作业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起重机是以间歇、重复的工作方式 , 通过起重吊钩或其它吊具起升、下降, 或升降与运移物料的机械设备。
起重机械的主要参数
起重机的主要参数包括:额定起重量Gn 、跨度S、幅度L、起升高度H、运行速度V、起重力矩M、轨距k、基距B、轮压p、工作级别等。
起重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1. 钢结构:主梁、端梁(横梁)、小车架、支腿、下横梁、起重臂、平衡臂、立柱、门架、拉杆、塔身、走台和司机室等。
2.传动机构:起升机构、运行机构、回转机构、变幅机构和顶升机构等。
3.电气系统:手持控制器、主令控制器、导电装置、电缆卷筒、电阻箱、变频器和控制柜等。
4.起重部件: 吊钧、抓斗、起重电磁铁、钢丝绳、环链、滑轮、卷筒、制动器、车轮和轨道等。
5.安全装置:上升高度限位器、运行极限限位器、缓冲器、锚定装直、夹轨器或防风铁鞋、安全钧、防后倾装置、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和防碰撞装置等。
起重机械工作特点
1.起重机械通常具在庞大的结构和比较复杂的机构,作业过程中常常是几个不同方向的运动同时操作,技术难度较大。
2.能吊运的重物多种多样,载荷是变化的。有的重物重达上百吨,体积大且不规则,还有散粒、热融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等,使吊运过程复杂而危险。
3.需要在较大的范围内运行,活动空间较大,一旦造成事故,影响的面积也较大。
4.有些起重机械需要直接载运人员做升降运动,其可靠性直接影响人身安全。
起重机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起重机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和设备因素两个方面,其中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管理者或使用者侥幸心理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办事;设备原因是未按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和保养,埋下安全隐患。
占比例较大的起重机事故起因主要有:
1.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如超载或未确认吊运物品重量,斜拉斜吊,吊重下站人、吊重捆扎不可靠,吊钩挂钩不可靠和操作人员不具备资格等;
2.设备安全保护装置未装或失效。如起升高度限位器、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吊钩防脱钩装置、运行极限限位器等未装或失效,设备接地或接零不可靠,漏电保护不可靠等;
3.检查、检验工作未按要求进行。如未建立并执行定期检查制度 (班前检、周检和月检等 ), 未按要求报监督检验机构进行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
4.检修作止时无安全监护人员或无警示牌;
5.使用维修等作止人员未按规定穿戴防护劳保用品;
6.塔式起重机安装或拆卸未按规定程序进行;
7.汽车起重机作业时未能保证设备及吊运物品与作业环境中电线的安全距离。
针对起重机事故的各种起因,使用单位应与制造、安装和维修单位以及起重机械监察部门、监督检验机构密切配合,加强管理工作,贯彻各项检验制度,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对安全有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