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车市场商机亟待挖掘 需要突破瓶颈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北京国际房车露营展览会上,捷报频传,如长城、骏奇等国内房车的制造或销售代理公司,每款都有数量不等的订单。据统计,此次展会有近150家企业参展,现场房车销售超过300余辆,后期订单超过700辆,飞机、游艇各销售约10艘,现场总成交金额超3亿元。
中国房车市场将达15亿美元的规模,其间蕴藏的百亿商机亟待开发和挖掘。面对高涨的关注度及美好愿景,国内房车市场是否真如外界所盼将进入井喷状态?
而据预测,未来十年发展瓶颈
对于目前我国房车的销售状况,市场的普遍反应并不乐观。人们对房车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仍差得很远。
“大家对房车热情很高,但在中国市场销量并不大。”长城汽车宣传部商部长如是说,长城房车已有12年的历史,一直以自行式房车为主,价格控制在30万以内,年销量保持在300辆左右,主要受众还是特殊人群。
品牌推广期。国内房车市场理论上说前景不错,毕竟基础量少,在此基础上翻一倍也没多少。但是目前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比较模糊,加之牌照问题、北方季节性影响、真正露营地建设等条件的制约,前景其实仍不明朗。”北京太美世纪房车有限公司负责人贾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我们店成立3年了,目前尚处在保养维修或者咨询的,但鲜有前来订车的。即使有意购买,他们也只有代订资格,从厂家提车至少要一到一个半月的时间。
而二三线城市的经销商则普遍反映,偶尔有进店其实,导致我国房车发展速度缓慢的不仅是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有限,还跟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提供的露营服务不配套息息相关。现实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我国的露营地建设没有一个标准,营地的建设不规范,参照标准不统一。
2009年12月,中国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将房车、露营地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然而业内普遍认为,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要加速发展房车的措施,但是在这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出门在外,房车的用水、用电、停放等问题都大大制约了房车的发展。另外驾照、上牌、收费等法律法规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有与会专家对记者表示。
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