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促使中国加强应急救援能力
消防部门官员表示,受两个月前四川大地震影响,中国开始加强其相对薄弱的消防与救援部门的力量。
5月12日四川发生里氏7.9级地震后,人手不足的消防部队在艰难的条件下设法拯救了数千名被困在废墟下的民众。据政府部门统计,此次地震造成近70,000人遇难,另有18,000多人仍下落不明。
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事先准备是不可能的。但消防官员表示,人员和装备不足阻碍了灾后早期救援,影响了救援效率。许多遭受严重破坏的乡镇甚至没有消防站。
四川消防总队政委仲健近期接受北京一家杂志采访时表示,他最遗憾的是没有更多的装备和更有经验的消防员。如果拥有这些条件,他们本可以救助更多的人。
据仲健介绍,消防官员最初确定了150个需要紧急救援的地点,但他们只有76名消防员可派遣。许多地方的居民只能自己动手挖掘废墟拯救亲人。四川消防总队证实了仲健的说法。
中国公安部回复《华尔街日报》的问询时表示,近年来中国的消防预算迅速增加。公安部表示,正计划逐步采取措施,全面提高消防部门的灾害援助及救援成效。但它有介绍具体情况。
中国消防部队隶属于武警部队管辖,有超过65万兵力的武警部队主要负责国内安全,由中央政府而非地方政府调遣。中国公安部消防局一位发言人表示,政府正打算扩大消防部队的规模。
据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国内消防力量短缺问题突出,平均每一万人才有一名消防员,这一比例远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仅是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
与人口相对稀疏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大城市的消防员与人口比例相对较高,但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正常标准。在北京和上海,每一万居民大约配备了四名消防员,而纽约和香港这一比例分别高达14名与13名。
中国公安部与其他政府机构2006年的一份政策报告显示,中国人口超过3万人的城镇中有95%没有自己的消防队伍,将近四分之一的县城没有消防部门。该报告制定了逐步扩大消防队伍规模的计划。
贵州消防总队参谋长赵音强近期在公安部网站上登载的文章中写道,5月份的四川大地震暴露出公安消防队伍在应急救援机制建设方面的问题、不足与薄弱环节。
赵音强认为,除了未雨绸缪地做好灾害救援准备,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各种新灾害,而消防部门对此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他表示,中国目前的应急救援机制缺少必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城市安全应急需要。
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数小时,该省大约4,500名消防队员就迅速赶往灾区救援,这几乎是人口超过8,000万的四川省所有的消防力量。灾难的巨大规模使得受力量所限的救援人员不得不对救援的先后排序做出取舍。
四川消防总队政委仲健在接受杂志采访时表示,我们队伍力量太薄弱了,不得不选择先救援学校和医院等人口密集的地区。他说,这是个艰难的决定,但我们别无选择。
在离震中大约35英里的绵竹市,消防部门面临着无数的求救请求,许多绝望的居民从偏远的城镇和乡村骑着摩托车赶到市区寻求救援。
消防部门官员将32名队员分成四个小组,派往大规模伤亡的地区。绵竹市公安消防中队指导员范晓林表示,我们不得不放弃了一些地区,集中精力救援更需要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