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发布伤害干预系列技术指南
卫生部前天发布《伤害干预系列技术指南》内容专业但是很长很长真要救人时未必能记得准确我们请杭州医学专家帮忙梳理关键几条1.老人跌倒:打120,不要马上扶起,分情况处理2.儿童溺水:马上心肺复苏,打120 。
卫生部前天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伤害干预系列技术指南》,内容包括老年人跌倒、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儿童溺水和儿童跌倒,每项内容丰富又实用,包括如何预防、如何处理,还有调查表格、小儿歌等,用A4纸打印出来有40多页。
我们请杭城相关医学专家从中梳理出几条大家最需了解、简单易行的伤害干预技术,供你参考。
跌倒老人应在家庭成员陪同下去医院诊治
伢儿坐汽车要用儿童安全座椅
坐电动自行车要戴头盔
浙江医院院长严静是老年病专家。严院长认为,《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关于老年人摔倒了要不要去扶的讲解很到位,大家有必要搞清楚。
如果发现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处理——
意识不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外伤、出血,立即止血、包扎;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有抽搐,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
意识清楚: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和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跌倒过程,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护送老年人到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询问是否有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脑卒中的情况,如有,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使病情加重,应拨打急救电话;有外伤、出血,立即止血、包扎并护送老年人到医院进一步处理;查看有无肢体疼痛、畸形、关节异常、肢体位置异常等提示骨折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无腰、背部疼痛,双腿活动或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损害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如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协助老人缓慢起立,坐、卧休息并观察,确认无碍后可离开;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发生跌倒应在家庭成员的陪同下到医院诊治。
老年人摔倒如果不是很严重,身边又无人帮忙,可能要自己起身,这也有讲究——
如果是背部先着地,弯曲双腿,挪动臀部到放有毯子或垫子的椅子或床铺旁,然后使自己较舒适地平躺,盖好毯子,保持体温,如可能要向他人寻求帮助。
休息片刻,等体力准备充分后,尽力使自己向椅子的方向翻转身体,使自己变成俯卧位。
双手支撑地面,抬起臀部,弯曲膝关节,然后尽力使自己面向椅子跪立,双手扶住椅面。
以椅子为支撑,尽力站起来。
休息片刻,部分恢复体力后,打电话寻求帮助,最重要的就是报告自己跌倒了。
不要使用婴儿学步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王宁副主任医师说,《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有几个预防方法很重要——
2层和以上楼房安装窗户的护栏、窗口限位器,房顶和阳台安装护栏,室内楼梯顶部和底部安装楼梯门,预防儿童从高处坠落。
限制每层台阶的高度,使楼梯踏板的高度不超过17厘米,宽度大于25厘米,防止低龄儿童从陡峭的台阶上跌倒。
在楼梯的顶端及底部安装楼梯门,选择竖向排列、间距为10厘米宽的栏杆,避免使用横向栏杆,以免儿童攀爬,楼梯有扶手;
将住宅内所有窗户安装上儿童不能打开的防护装置(护栏),但护栏要有开关,保证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逃生;
婴儿床、椅子、大床、沙发和其他儿童可以爬上去的装置远离窗户和阳台;不要让儿童单独呆在高处,如床上、沙发或可变的桌子上。
不要使用婴儿学步车,车子会让儿童在他们没准备好时,有更大的活动力和高度,会使儿童处于危险之中,可能从楼梯上摔下来伤及头部。
当将孩子放在高处的椅子、摇床、可变桌子和婴儿车上时,一定要使用带子将儿童固定,当买带罩的新产品时,选择具有5个扣点的家具罩会比较安全。
排除家里的危险因素,如起褶的地毯、地板上的电线以及其他连线(网线等),保证孩子不在湿地板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