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泥石流越野赛迈向国际化 3-5年与国际接轨
![]() |
赛车经过龙格公路33公里处。
东川,一座饱受数百年泥石流灾害的矿业城市。在城市转型期,东川变废为宝,打造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泥石流赛道。城市转型,赛车开道。八年来的泥石流越野赛为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铜都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通过八年的努力,东川泥石流越野赛逐渐走向成熟,向着国际化、产业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城市转型:发展多个支柱产业
今年的振兴东川大会后,东川打破“一铜独大”的局面,发展多个支柱产业,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将东川建设成为昆明北进川渝的“桥头堡”、云南转型发展的新铜都。
东川史称“天南铜都”,开采铜的历史已经有2100多年,然而城市结构单一,矿产资源日益枯竭,严重限制了城市的发展。为了探索一条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2004年,云南省确定东川为再就业特区,也就是这一年,东川人利用世界上唯一的泥石流赛道,举办了首届东川泥石流越野赛,这也是东川在经济转型期的一次大胆尝试。
自特区建设起,东川就在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产业集群。通过高标准规划,确定了绿茂重化工工业组团,碧谷机械加工及机电设备制造、轻纺等工业组团,新村对门山食品、医药高新技术等4个工业组团。通过招商引资带动新兴工业的投资和迁入,使东川区域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东川城区的肖虹感慨地说,这几年特区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作为东川人个个都感受得到,首先从自己身边眼睛真实看到的东西变化都非常大,许多以前想不到、得不到的东西现在都能够实现了。许多过去想不到、办不到的事情,在特区建设过程中办到了,这就是东川城市经济转型给百姓带来的起码的实惠。
随着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号角的吹响,加快实现东川“东山再起”被提上日程。4月11日,昆明召开的振兴东川大会要求,加快打造昆明进川入渝的北大门、转型发展的新铜都和生态修复的示范区,通过5到10年努力,把东川建成一座集行政、文化、教育、商贸、产业、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特色鲜明、后发快进的转型发展新路子。
东川区长王冰结合东川的实际提出了工业转型、生态转型、环境转型、产业转型的发展转型规划,告别单一的“一铜独大”,走多支柱产业的经济。“将加快整合旅游资源,以金沙江、小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为依托,加快推进云南东川矿山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华生态园建设;以中国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为依托,打造中国汽车摩托车越野运动公园。”王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