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技术 盘点我国重卡行业的发展趋势
● 集成——发动机研发趋势
张先生是国内某柴油机厂的技术人员,说起重卡产品的技术趋势,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智能化。
“以前自动变速器、后处理系统、ABS、导航、油耗计量仪等都有自己各自的ECU(电子控制单元),它们是相互独立的,而且是由不同的公司来设计、制造。这些ECU之间的互相通信比较困难,一般是通过CAN总线,但是CAN总线价格较高,而且CAN总线数量越多,故障点也就越多。
后来,发动机厂家开始将所有的控制功能集成到发动机的ECU上,比如发动机ECU可控制制动、ABS等,这样整个系统更加简单,通信速度也得到提高。这种智能化开发的难度不小,需要由ECU开发商和发动机厂家一起解决。目前GPS、分期付款管理系统等已经集成到发动机ECU里边了。”张先生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
● 新材料助力轻量化
轻量化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节省材料、减轻自重,更重要的目的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运营效率和行车的安全性。“特别是在计重收费之后,运输行业得到规范,在省道、国道上,55吨的总质量上限得到较好的执行,这也为厂家的设计、制造指明了方向。”东风商用车公司研发人员杨先生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中国重汽也很重视轻量化工作,2010年,中国重汽通过引入轻量化系统工程,采用高强度合金车架、橡胶悬架、铝合金变速器等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来实现整车的轻量化。
使用新材料是实现轻量化的重要途径。2月21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特聘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翁宇庆表示,中钢研已首度研发成功了第三代汽车钢,并首度进入工业化产品的开发和试制,最快有望于2014年得到商业化应用。第三代汽车钢最早是2007年由美国人提出并发起研发的项目,与前两代汽车钢相比,第三代汽车钢实现了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有效结合。